Shopee作为东南亚电商市场的重要平台,在跨境贸易迅速增长的也不断强化平台治理体系。Shopee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提升,包含售假、误导宣传、类目错放等都成为重点监管对象。对跨境卖家而言,理解合规政策不仅是规则遵守,更直接关系到店铺生死。
所谓贸易合规,指的是卖家在Shopee平台开展经营活动时,必须符合Shopee平台规定及各目的国当地法律政策的总要求。合规经营主要涉及商品真实性、描述准确性、关税申报、知识产权保护、发货规范等多个方面。如果未遵守合规要求,轻则下架商品,重则冻结店铺、取消结算。
卖家如何做到账户合规
确认商品合法性
开始售卖前,务必确认商品在目的国是否允许进口,是否涉及许可证或限制类清单。
避免夸大宣传
商品描述中应如实呈现商品性能、材质、用途,避免使用夸张性表述或含糊语言。
选择正确类目
系统推荐类目不一定准确,卖家应主动核实并调整,防止因类目错放被判违规。
主动申报关税信息
对部分平台站点(如巴西、智利),Shopee要求提前上传税号并确保申报价格真实准确。
使用官方物流渠道
合规发货是平台评估卖家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,建议使用Shopee官方物流可追踪服务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问:类目错放有什么后果?
答:当系统检测到商品类目与实际不符,可能会导致商品下架,且影响店铺评分,严重者会被限制销售。
问:我销售的是某某正品,但买家投诉为假货怎么办?
答:即使商品来源真实,若无法提供正规采购凭证或被品牌方投诉,Shopee仍可能判定为侵权。
问:哪些行为属于误导性宣传?
答:如宣称商品具备未获授权的功能(如医疗、净化空气等),或使用虚假的用户评价截图、对比图,都属于违规。
各站点重点政策
根据Shopee违规监测数据,下面为部分站点高发违规类型:
印尼站与马来站售假问题高发,知识产权审核频繁;
菲律宾站对商品描述的真实性审核较严;
越南站对未申报关税的商品处罚较多;
类目错放在所有站点均是普遍问题。
建议卖家关注各站点公告更新,定期自查商品信息,特别是参与平台活动前需进行全面内容审查。
实用建议与不错实践
建立合规商品库
将已审核经过的商品集中归档,统一使用标准描述模板,避免重复出错。
培训运营人员合规意识
跨境运营团队需了解不同站点规则,建议制定操作手册并定期组织合规培训。
配合平台整改
当接到违规提醒,不要回避或忽略,应主动整改并申请复审,态度积极有利于减少处罚。
运用数据工具辅助
利用Shopee后台商品诊断工具,查看类目匹配度、商品状态预警,提高问题发现效率。
下面为Shopee平台主要站点违规类型季度分布:
违规类型 | 印尼站 | 马来站 | 泰国站 | 菲律宾站 | 越南站 |
虚假宣传 | 142 | 96 | 88 | 73 | 69 |
售假/侵权 | 189 | 110 | 121 | 98 | 91 |
类目错放 | 88 | 74 | 69 | 55 | 48 |
未申报关税 | 65 | 58 | 47 | 41 | 38 |
商品信息违规 | 110 | 92 | 78 | 64 | 59 |
从数据可以看出,售假与商品信息不实依旧是主要违规高发项。卖家在运营前应优先规避这类风险。
合规经营并不意味着被动限制,而是为长远稳定发展打下基础。在Shopee平台做跨境生意,掌握贸易合规技巧不仅可以提升运营效率,更能在激烈竞争中保持账号健康与商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