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FQ的基本定义
RFQ属于正式采购文件,包含商品描述、数量、目标价格、交货地点、验收标准与合同草案编号。它与询盘邮件不同,RFQ具备法律效力,当买家接受报价即可直接转入采购订单或框架协议。
RFQ流程拆解
需求部门编写技术规格并提交采购平台
采购负责人筛选合格供应商并发布RFQ
供应商在截止日期前上传报价单与交期承诺
系统或采购团队评估价格、质量、付款条件
最终选定中标方并生成采购订单
RFQ在跨境场景的应用
场景 | 使用目的 | 关键收益 |
---|---|---|
B2B平台批量采购 | 快速比价整合库存 | 采购单价降低百分之八到十五,缩短谈判周期 |
海外仓补货 | 预测销量后反向询价 | 提前锁定舱位和尾程成本,避免断货 |
OEM定制项目 | 明确模具费与工艺标准 | 减少返工风险,保证量产交期 |
多国招标 | 比较关税和物流综合成本 | 选择总拥有成本最低的供应商 |
提高RFQ成功率的技巧
在规格表中添加商品示意图和尺寸公差,减少解读偏差
设定回复模板,要求供应商填写汇率、付款方式与增值税号
采用本地时区作为截止时间,方便不同地区供应商准时报价
将评估权重提前公开,例如价格占百分之六十,交期占百分之二十,其余为售后与合规
常见误区与规避方法
不少买家先发RFQ再补充技术细节,导致供应商二次报价,浪费彼此时间。正确做法是在发布前锁定完整需求。另一个误区是只关注最低报价而忽略交期赔偿条款,建议在评估表中加入延误罚金比率,平衡价格与可靠性。